本周三一港口代理商表示:上周大部分中国港口拥堵问题有所缓解,因天气有所好转。
自十一月份末以来浓雾,强风,暴雨和雪使一些中国港口不时停止船舶靠港。
上海港,鲅鱼圈港,青岛港已经解决了港口拥堵问题,海岬型船舶平均停泊时间降至1至3天,相比上周的2至5天有明显好转。
环渤海地区京津冀港口平均延误时间增加一天,海岬型船舶的平均停靠时间为5天。由于大雾,中国时间周二下午两点港口出现短暂关闭。
曹妃甸港以及天津港的海岬型船舶停靠时间升至10天左右,主要是由于这两个港口的浓雾导致港口间歇性关闭,大量船舶停靠在锚区。
由于等待运输的铁矿石数量增加,太平洋航线地区海岬型船舶运力由于中国港口拥堵导致持续下滑,这也是前一段时间海岬型船舶运价反弹的主要原因,但由于过去一周运力供应明显增加,船东将大量的船只投放在太平洋航线上,导致运价出现下跌。
“我们认为几个星期前运力供应紧缩,当我们货物可供选择的船舶只有两三艘,但上周我们有更多的选择,”船舶承租人表示。澳大利亚的货物的操作人员也表示运力供应变得富余。
周二普拉次对澳大利亚黑德兰港至中国青岛的海岬型船舶运价进行调查显示:运价为4.05美元/湿吨,自12月1日以来下降65美分。
太平洋航线运力供应过剩将造成运价下行的压力,短期内海岬型船舶运费有向下调整的意愿,我们预计短期BCI指数反弹将所放缓,短期或出现小幅持续性下跌。
|